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,90后的四郎多登也一样。2014年在上海读完大学后,四郎多登和千千万万向往大城市生活的人一样,开始了自己长达5年的“深漂”生活。
年前,四郎多登终于断了留在深圳的念头,在外漂泊永远是游子,偶尔想家时,就会夜不能寐。虽然赚了些钱,但没有回家乡做点儿什么,就觉得心生愧意。他从小到大在藏区生活,目睹了家乡的各种变化,看着马路越变越宽、一排排高楼像雨后的春笋一样从平地拔起,家乡的面貌焕然一新,但四郎多登心里总觉得缺少点什么,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。为了多陪陪家人,也为了能把家乡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,他放弃了都市的安逸生活回到了藏区。
初出茅庐:91年出生的男孩,不简单
1991年,四郎多登出生在甘孜州道孚县八美镇协德乡的一个普通家庭,高中毕业后选择去上海求学,2014年商贸英语专业毕业。一直在藏区生活的四郎多登,打小就喜欢红珊瑚,绿松石,蜜蜡,那时候,四郎多登根本不懂“文玩珠宝设计师”是什么,他只知道传统文化里的这些首饰令他心生喜爱。最初在上海读书的时候,城市里快节奏的生活,让他感到莫名的不安,时常觉得疲惫和厌倦。于是,这些松石蜜蜡成了他生活里的出口。灵感来源于生活、灵感来源于自然,慢慢地,四郎多登发现,在焦虑感越来越强的今天,人们开始寻求一种宁静、深远、安逸的生活方式,让现实生活中的困惑,痛苦找一个安放的角落。在石头里找到的那些真实又微小的纹理和点滴,承载着自己的精神寄托,关于这些石头的一切,都让他倍感新鲜有趣。
深圳藏萃阁文玩工作室
上大学期间,四郎多登除了学习之外,他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设计这些饰品,因为兴趣和闲暇的课余时间,他从摆地摊到创立自己的工作室,实现了经济独立。渐渐地,越来越多的人找到四郎多登帮忙设计饰品。就这样,四郎多登开始了他的文玩之旅。从上海毕业后,四郎多登去了北京最大的古玩市场潘家园学习别人的设计,一来二去,一些文玩收藏大师,成了四郎多登的忘年交。他们在工作室里一聊就是三四个小时,明代供春紫砂壶、盘龙金刚、天珠玛瑙等等……半年后,深入“文玩坑”的四郎多登索性离开北京来到深圳,一心做起了文玩圈的饰品设计,成立工作室,并创立了自己的高级文玩设计定制品牌“藏萃阁文玩”(微信:sldd6688)。
图为四郎多登设计的文玩饰品(微信:ssdd6688)
在短短的四年的时间里从原本拥有几百多个微信粉丝,慢慢积累到了拥有8000多个粉丝的大号,每天的创作设计都是幸福和动力。这个20多岁的男孩儿,看起来好像和普通男生没什么区别。除了谈起古董文玩的时候,那一副“老气横秋”的表情。四郎多登说作为一个藏族人,应该,也必须要做的一件事,就是——传承,现在大家喜欢的潮流文化,就像河水一样是会流走的。真正能沉淀留下来的,只有经得起考验的传统文化。美,从来都没有新旧之分。
机遇抉择:创业从改变自我开始
四郎多登在深圳,收入有保障也很稳定。可是偶然的一次经历,让他放弃了5年的坚守,返回故乡重新创业。他在深圳生活时,发现大城市的人都很注重养生,愿意在这方面投入。有一次在深圳文博会上他发现,家乡的虫草、松茸等高原绿色农产品在深圳是很热销的养生品,这对他的触动很大。
四郎多登知道,自己家乡最大的特点是地处川西高原,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,以其特有的高海拔、强光照、无污染等自然条件,孕育除了松茸、白菌、木耳等野生食用菌上百余种,冬虫夏草、川贝母、红景天、雪莲花等名贵中药材上千种,许多的特色农产品,都形成了一定规模。“纯天然、无污染、高品质、安全营养”也正是这些高原特色生态产品最大优势、最大潜力、最大亮点。但由于市场推广和产品整合等因素,使得大部分农产品都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的状态中,如何将大自然恩赐的资源让更多的人享用,这成了四郎多登开始思索的课题。
在深圳,四郎多登发现城市里的人更注重“生态美食”的理念,绿色消费不仅仅是一句口号、一个话题,更是一种理念、一种品格,所以以生态、绿色、健康才是现代人所追求的生活方式。他心里清楚,对于自己来说,现在做的文玩品牌设计,虽然干得挺成功,但在四郎多登眼里却不是圆梦之地。他的内心一直处于挣扎状态,在深圳继续发展还是回家乡?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。
2018年四郎多登回家过年时,他发现家乡特色农产品市场中,优质的品牌并不多见,让人耳熟能详的更是寥寥无几,趁现在市场还处于相对于蓝海状态下建立的品牌,大力宣传,很容易在消费者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,也是抢占市场的绝佳机会。经历了城市的洗礼,积累了一定的资本、人脉等资源,懂市场经济,思路开阔的四郎多登,就这样坚定了他返乡创业的决心。
不忘初心:路虽远,行则将至
这期间,四郎多登一直在家乡考察生态农业产品的商业模式,他也发现虫草、松茸和一些天然农产品越来越受到大城市里的喜爱,而野生菌是甘孜州的特产,四郎多登便成立了自己的公司——甘孜州康巴印象商贸有限公司(微信:16608363666),“康巴印象”是以自己作为一个康巴人而取名,希望借着康巴人的名气打响品牌,“康巴印象”背后更多的是甘孜州、甚至整个藏区的人文特点和历史文化,他也希望“康巴印象”能把最好的高原农产品送到更多的地方,让更多的人品尝。
2018年夏天里,他开始了解地方生态农产品产业链、互联网销售。四郎多登说,做零售最害怕的是库存积压,所备的货卖不出,占用现金,影响资金周转率,日子久了,资金周转会越来越困难,形成恶性循环。这也是很多传统土特产店开不下去的原因,他们在价格、效率、服务等上都不占优势。近年来家乡对电子商务发展非常重视,发展线上电子商务,可以促进本地高原特色农产品的销售,从而带动农产品经济的发展。但电子商务最核心的还是要走品牌模式上的创新,有实体销售企业和生产企业,可以通过‘+互联网’的方式促销产品,实行线上线下互动、线上线下结合,开发家乡特产,增加农牧产品附加值。除此之外,四郎多登还积极寻找本地其他的特色农产品,并根据每个农产品的特点进行推销。
如今,家乡的虫草、松茸、羊肚菌、酥油、牦牛奶等等农产品都进入了四郎多登的“品牌化”视野,未来还将有更多高原农产品被他纳入“品牌化”探索。目前,他也在思考,如何能在深圳,开一家康巴印象健康产品的展示馆,把家乡的好东西带到深圳,把好山、好水、好空气升华为“高原出品”的绿色精华,与更多人分享,这成为了四郎多登的梦想。
(正文已结束)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